苏轼: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2018-12-24 青野龙吟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在苏轼的一生中,政坛上大起大落,落差令常人难以想象,十几年的贬谪生活是他生命中的主题。一生漂泊,暮年投荒,他经受了无数的磨难,然而他仍然能够用诙谐的语言总结自己,足见坡公胸襟之坦荡。其中“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一句,即是自嘲也是自我肯定,贬谪在这三州期间是他政治上最为失败,生活上遭受苦难最多的时期,却也是他文学创作的高峰时期,更是他人生精神升华到极致对人生意义哲思体会最为深刻的时期。正是因为这个时期才成全了苏轼,成全了一种伟大的人格,一种进退自如,超然人生的文人士大夫的最高精神境界。有人喜欢苏轼的词,有人喜欢他的画,还有人喜欢他的东坡肉,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喜欢苏轼的理由。这个人见人爱的词坛巨匠,身上有着任何文人都没有的魅力,而这种魅力的源泉就在于他的豁达和洒脱。他把所有的豁达都写进了他的词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看尽历史的通透;“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是知晓聚散的智慧;“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是对爱情的洒脱;“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是寄情山水的自在。每每读起这些词,仿佛三千世界都在其中,令人释怀。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是苏轼最豁达一首经典词,千年来无人能超越,特别是最后一句,安慰了多少心酸...
发布时间:
2018
-
12
-
24
浏览次数:34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018-11-8 青野龙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于1926年写的一篇童年妙趣生活的回忆性散文,此文被收入《朝花夕拾》。全文描述了色调不同,情韵各异的两大景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作者写百草园,以“乐”为中心,采用白描手法,以简约生动的文字,描绘了一个奇趣无穷的儿童乐园,其间穿插“美女蛇”的传说和冬天雪地捕鸟的故事,动静结合,详略得当,趣味无穷。三味书屋则是一个充全不同的世界,作者逼真地写出了三味书屋的陈腐味,说它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儿童在那里受到规矩的束缚。但作者并未将三味书屋写得死气沉沉,而是通过课间学生溜到后园嬉耍,老私塾先生在课堂上入神读书学生乘机偷乐两个小故事的叙述,使三味书屋充满了谐趣,表现了儿童不可压抑的快乐天性。这篇散文写于1926年9月18日。“三·一八”惨案以后,鲁迅被北洋军阀列入通缉的北京文教界五十人名单。因此他无法公开与北洋军阀作斗争,被迫于1926年应厦门大学的邀请离开北京。鲁迅到厦门大学时正值暑期,学生还没开学。鲁迅在辗转流徙,心情苦闷的时候经常回忆起少年时的往事,就写了这篇散文发表于《莽原》上,发表时加的副标题是”旧事重提之六“。作品原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
发布时间:
2018
-
11
-
08
浏览次数:26
元朝真相:控制力不足,故民间商业文化发达 2018-11-7 青野龙吟 人们在谈起元朝之时,更多在意其武功,若以文学化色彩描写,便总有“铁血”之类加之其上。若不看战场,而观察内政,虽有商业繁盛,文学绚烂,却也免不了“元氏昏乱,纪纲不立,主荒臣专”(朱元璋语)的评价,再加上所谓“人分四等”、“九儒十丐”等传说,也就有只能归之于黑暗、混乱,无所称道了。(Via:班布尔汗)元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且在统一中国前先接触和吸收了其他文明的制度成果,因此一直被视为中国历史上的另类,人们总是强调其特殊性,而对其在中国历史上该处什么样位置而予以忽略,似乎仅是以武力造成了一大变局,没有承上,更无启下。其实,元朝的特殊,是因为其处在一个“调试时代”,其盛其衰,其成其败,其兴其亡,均是在前所未有的局面下进行各种调试的结果。这种调适时代,在历史上不乏先例。例如人们通常将“秦皇汉武”并称,而两位帝王之间的时代,便是调试时代。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延续近千年的封建,而代之以集权皇权,将周制变为秦制,何尝不是空前的大变局,即使以当时已知世界各文明相比,都算得极为特殊了。 可这步子迈得太大,并不能短时间便能完成。秦朝二世而亡,汉朝继起,虽然要坚持集权皇权,但也不得不有所倒退,还是要保留封建,而最后使得封建再不足以合理合情的威胁集权,则是汉武帝时代最终完成。而...
发布时间:
2018
-
11
-
07
浏览次数:41
《圆明园祭》 2018-5-13 青野龙吟 《圆明园祭》一座东方最梦幻杰出的园林;一座汇聚无数珍宝和典藏的园林;一座象征中华文明智慧结晶的园林;带着曾经有过的辉煌带着血和泪带着无限的依恋你远远地走了虽然你是一家皇家园林在你辉煌的时候我无法走近你可你也是我的骄傲因为你生长在中华大地上我们血脉相连在梦里我无数次的走进你那三天三夜不灭的大火那安佑宫里300多烧死的亡魂那笼罩北京上空久久不散的烟云那英法海盗抢掠后焚毁你的大笑着的嘴脸经常出现一个北风凛冽的冬日我又来看你了带着沉重的心情你也走近了我带着无限哀怨和伤感我在那边坐了很久被大火焚烧后遗留的石柱仍然屹立在夕阳的光辉里还有那些凌乱的石块掩映在瑟瑟摇摆的草丛里似乎诉说着你曾经遭遇的沧桑我多想用我的热血温暖你的悲凉有时我在想天堂上最美的景色遗落在了这里你为什么要诞生在这里制造无与伦比的辉煌与梦幻难道是为了被毁灭吗难道是为了让我悲伤吗你可知道还有无数的珍宝至今还陈列在英法博物馆里面无法东归战争鸦片战争销烟滚滚已经带给我的祖国无数的创痛你是那片创痛里面一颗永不干涸的眼泪1840年1860年1900年……英法联军八国联军这些侵略者的名单和罪行永远被刻在了中华民族的耻辱柱上将永远被每个爱你的中国人在心里铭记我也曾经很多次地想过假如那一天英国的白金汉宫国会大厦法国的卢浮宫巴黎圣母院也被焚烧毁灭刽子手们抢掠一空后带着海盗...
发布时间:
2018
-
05
-
13
浏览次数:50
端午节·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2017-12-22 青野龙吟午月初五,仲夏端阳;兰汤艾蒿,除瘟防邪;龙舟竞渡,图腾祭祀;烹黍角粽,抚胥吊屈;俗流渊源,浸泽四方;上阴其德,与民同乐!---龙吟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诗人节”等。 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是古代吴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之说。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赛龙舟“龙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书《穆天子传》卷五:“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预《九歌·湘君》中“驾飞龙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濑浅浅,飞龙兮翩翩”,学者们也认为“飞龙”即龙舟。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如今含有迷信色彩朗仪式已很少见,但在过去,人们祭祀龙神庙时气氛很严肃,多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用人们的话说,“图个吉利”,表达人们...
发布时间:
2017
-
12
-
22
浏览次数:31
管仲·乱世明珠·光照千古2017-12-05 青野龙吟 “天下不患无臣,患无君以使之;天下不患无财,患无人以分之。故知时者,可立以为长;无私者,可置以为政;审於时而察於用,而能备官者,可奉以为君也。缓者,後於事;吝於财者,失所亲;信小人者,失士” “形不正者,德不来;中不精者,心不冶。正形饰德,万物毕得,翼然自来,神莫知其极,昭知天下,通于四极。是故曰:无以物乱官,毋以官乱心,此之谓内德。是故意气定,然后反正。气者身之充也,行者正之义也。充不美则心不得,行不正则民不服。是故圣人若天然,无私覆也;若地然,无私载也。私者,乱天下者也。”管仲是春秋时期伟大的存在,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他还是周穆王的后代,世人对于管仲的评价非常高,被誉为华夏第一相。 强齐图霸,编纂管子,辅佐桓公九合诸侯,礼让天下开法家之先驱,孔子小之,孔明敬之,圣人之师,千古一相,他是管仲,一个失败的商人、一名逃跑的士兵、一位渎职的官员,却最终匡助齐国称霸,成为彪炳千秋的伟大人物。管仲一生中的早期屡勇屡挫,“三市三败”、“三战三走”和“三仕三见逐于君”,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拨云见日,在乱世中成就了自己。坎坷人生路使他成为激励后世之人的楷模。 “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孔子如是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
发布时间:
2017
-
12
-
06
浏览次数:26
尘缘如梦 ,宛若回首袖底风 2017 -11-13 青野龙吟 昔人已乘凤凰去,凤去台空江自流;凤凰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吴宫花草埋幽径,芳草萋萋鹦鹉洲;总为浮云能蔽日,烟波江上使人愁。每段路都是一种领悟 人的一生,注定要经历很多。一段路上,朗朗的笑声;一段路上,委屈的泪水;一段路上,懵懂的坚持;一段路上,茫然的取舍;一段路上,成功的自信;一段路上,失败的警醒…每一段经历注定珍贵,它必将令你忆起智慧,生命的丰盈在于心的慈悲,生活的美好缘于一颗平常心。不必雕琢,踏踏实实做事,简简单单做人。有的人本来幸福着,却看起来很烦恼;有的人本来该烦恼,却看起来很幸福。有一种遇见,像一片云,没有惊艳的开场,没有华丽的告白。冬季的寒冷,漫天的风霜,冰封了我在空间散发对你的想念,它飘不出去,便化作风雪,落在你的眼前,飘落起的皆是思念你的惆怅,散落这座城市的每个地点,静静述说着对你的无尽思念。人生就像一场旅行 人生不过是一场旅行,你路过我,我路过你,然后各自向前,各自修行。在岁月中跋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看淡心境才会秀丽,看开心情才会明媚。好好扮演自己的角色,做自己该做的事。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得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得那么糟。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时,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泪流满面,有时,也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的路。于千万...
发布时间:
2017
-
11
-
14
浏览次数:33
厚黑之实干家与儒家及道家2017-05-12 青野龙吟吾自读书识字以来,见古之享大名膺厚实者,心窃异之。欲究其致此之由,渺不可得:求之六经群史,茫然也;求之诸子百家,茫然也;以为古人必有不传之秘,特吾人赋性愚鲁,莫之能识耳。穷索冥搜,忘寝与食,如是者有年。偶阅《三国志》,而始恍然大悟曰:得之矣,得之矣,古之成大事者,不外面厚心黑而已!作为“面厚心黑”的教主李宗吾,国学大师南怀瑾的评价是:“厚黑教主为人道德,一点儿也不厚黑,甚至很诚恳,很厚道的。”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厚黑学,面对这样一位“近代之新圣人”(林语堂语),许多学者感到奇怪:李宗吾怎会如此萧条,竟没有一张照片,一页手迹,一件遗物,一篇遗稿留存于世?尽却未能成一桩大功业,大作为,也未辅佐任何伟人成事,我们不禁要问:“李宗吾大师在书上写的那么好,为什么不去实际行动干一番事业呢?岂不遗憾至极啊!”仲尼曰:“灵公污,晏子事之以整齐;庄公壮,晏子事之以宣武;景公奢,晏子事之以恭俭:君子也!相三君而善不通下,晏子细人也。”晏子闻之,见仲尼曰:“婴闻君子有讥于婴,是以来见。如婴者,岂能以道食人者哉!婴之宗族待婴而祀其先人者数百家,与齐国之闲士待婴而举火者数百家,臣为此仕者也。如臣者,岂能以道食人者哉!”晏子出,仲尼送之以宾客之礼,再拜其辱。反,命门弟子曰:“救民之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 ...
发布时间:
2017
-
11
-
09
浏览次数:25